唐朝茶学家陸羽在《茶经》中记载有“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1]。
宋朝时任知杭州事的苏轼考证后认为天竺寺所产茶叶为公元四百多年的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从天台山带到杭州。
元朝诗人虞集写有《游龙井》,称赞当时龙井出产的茶叶,其中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的诗句。
明万历十九年时编撰的《事物绀珠》列出了当时中国各地的名茶90多种,其中龙井排于第21位。说明此时西湖龙井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清朝时,西湖龙井的种植加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乾隆曾四次来龙井观茶品茶,为龙井村题下“龙井八景”,甚至将其中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随后龙井一直成为清朝皇室的贡品。自清末民初开始,龙井茶的种植已经布满西湖湖西、湖南各处,形成了“狮、龙、云、虎”四个主要生产基地。
2008年,西湖龙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西湖龙井”商标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2021年8月,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确定开始筹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