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胃肠道疾病高发,分享肠胃问题的中医防治攻略

2025-05-03 07:38:10

3.情志之波动扰胃

中医素有“情志致病”之说,情绪的变化亦能影响脏腑功能。夏季高温,人心易躁,发怒或抑郁皆可导致气机逆乱,进而影响脾胃升降之职。如同狂风骤雨扰乱湖面宁静,情志的波动也会使胃肠之气失去和谐,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因此,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对于守护肠胃健康尤为重要。

4.生活之失序伤脾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压力,让许多人在夏季也未能逃脱作息不规、运动不足的困境。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缺乏运动则脾气不充,胃肠动力减弱,食物难以消化。加之饮食无度、烟酒过度、熬夜失眠等不良习惯,更是雪上加霜,加剧了脾虚之症。白领、教师等职业人群尤需警惕,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正悄然侵蚀着他们的脾胃健康。

中医对肠胃问题的治疗

如果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多为胃肠湿热,治疗应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如果见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多为寒湿阻滞,治疗应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如果平时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多为脾胃虚弱,治疗应健脾理气。

中医视角下的夏季肠胃养护

1.预防为主,饮食为先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之前便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在夏季,首要任务是调整饮食习惯,远离生冷不洁之物。尽管冰镇饮料、冰凉西瓜等夏日解暑佳品诱人,但过量摄入无疑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其功能正常运转。因此,推荐适量食用,并尽量选择新鲜、温热的食物,如温热的绿豆汤、姜茶等,既能解暑又不伤脾胃。

此外,注意食物的储存与加工卫生至关重要。剩菜剩饭应及时冷藏,并在食用前彻底加热杀菌,避免细菌滋生。同时,瓜果蔬菜需仔细清洗,去除表面可能残留的农药及微生物,确保入口安全。

2.食疗调养,增强体质

中医食疗历史悠久,通过食物的药性来调理身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对夏季肠胃易受损的特点,可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利湿功效的食材,如山药、莲子、芡实等,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提升脾胃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此外,自制一些简单的食疗方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薏米红豆粥,既能清热利湿,又能健脾益胃,非常适合夏季食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