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5745_1.JPG (54.29 KB, 下载次数: 3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20 18:41 上传
今天心乱没干活,用我掌握的这点皮毛,聊聊耳机diy;首先说说大家普遍做法,找个很nb单元与算得上发烧的耳机线,然后以自己方便为主,找个适当耳壳装上,最后根据自己观点与想法再调整一些能调整的地方。开始判断单元素质。然后网上分享成就感。
diy耳机与厂家做耳机一些区别;厂家有专业设备,有丰富技术积累的专业团队来共同完成一款耳机的研发,而配件采购有有专门人来完成。制作有任劳任怨的工人来生产。而我们只有自己一个人来完成这些多的工作量。设备没有,技术积累为零。所以大家最好抓重弃轻。把不影响声音部分 尽量去少想少做。
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更多的去想如何做出好声音来。有些人喜欢买山寨壳来装单元。这是极错的,山寨本来就是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厂子生产的。偷工减料的手法能少吗?其实现在无奸不商。各行各业充斥着次品。
声音的基础首先,耳壳够一定强度没有谐震。现在大品牌有些几百元产品。耳机结构单薄的要命。各种音染很重。我更建议大家买得胜一些耳机来改装。虽然他们厂经常警告我卖的过低,后来我就不卖他家东西了(原来卖过他们一百多耳机。用料实在,声音就不敢恭维)。国内别家低价用料实的就不知道了
我偏见地认为一千内耳机还在为三频均衡而打拼。根本不用去考虑音色美还是不美。所以只要普通单元只要真正大厂出合格产品。只要你够努力,扬长避短。达到几百元素质没问题。所以不要盲目追求多nb单元。
如你非得想找nb单元做出上千元耳机来,那对不起。上千元耳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为单元量身定做耳壳等配件,高度与之配合,有一名音乐基础大师不断测试调整才能发挥出来。所以高端耳机的售价。含技术成本很多。没有各种设备条件与技术积累。与不停地追求目标。那有些像天方夜谈.
DSCN6319.JPG (81.87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20 18:42 上传
如果大家想自己做耳壳…其实歌德那结构最简单不过的了,大家网上找图看,这就不说了。耳机线,尽量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适当就行,。不同线声音是有不同。 但不会张变耳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