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移动互联信息技术更新迭代,电商交易、自助金融、网络政务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消费者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新常态。但是,现金支付仍然广泛存在,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成为流通领域新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副行长祁敬之就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答记者问。
问:为什么要整治拒收现金行为?
答: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支付方式由传统的现金支付向多元化转变。但是,南阳作为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农民、老人和儿童这些特殊人群仍具有明显的现金使用偏好。近年来,一些消费者在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为此,人民银行总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整治拒收现金公告,进一步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整治拒收现金行为有利于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一是有利于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人民币现金是法定货币,体现国家信用,是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公众对现金支付方式高度信任,保证人民币现金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利于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目前已经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并存的多元化支付体系,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应该和谐发展。三是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则是保障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要维护全体消费者特别是那些不习惯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群体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
问:人民银行对整治拒收现金行为有何具体措施?
答: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整治拒收现金工作部署和要求,服务民生保障,打造和谐现金流通环境,提升公众对现金服务的获得感,我们将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根据国家赋予人民银行的职责权限,对拒收现金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规范现金收付业务各类主体的收付行为。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我们将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采取暗访排查等多种方式重点关注,对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展开全文
三是建立协作机制。我们与市场监督管理、发展改革、文化旅游、公共交通部门和有收费窗口的行政事业单位已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开展检查、整治。同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认真落实公告要求,规范商户收支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环境,不断提升自身信誉和形象。
四是畅通投诉渠道。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五是强化惩戒警示。对涉及公共服务、民生以及群众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大的拒收现金主体,我们将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以此加大震慑力度。对因拒收现金曾受批评教育或行政处罚的各类主体进行重点跟踪,巩固整治成效。
问:当前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一是通过广泛宣传,提升公众知晓度和维权意识。群众对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拒收现金违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社会共识。
二是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通过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对个别拒收现金商家进行了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也保障了消费者自主支付选择权。
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开展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畅通小面额人民币回笼渠道,提高了小面额人民币回收能力。同时,通过服务客户、服务民生,切实保护了客户合法权益,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问:如何构建长效机制,打造良好的现金流通环境?
答:一是做好宣传。现金除支付功能之外,还具有培养财富观念、传播文化、维护国家形象等多方面价值,人民银行、相关部门、媒体应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现金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提升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升现金服务水平,提供安全、便利的现金服务。商户要在确保接受现金的基础上,提供多元化支付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是加强引导。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各类主体要换位思考,协商解决好支付方式选择问题,合理反映诉求。在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城市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全体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围。
作者 /杨 柳
编辑/ 冉园园
初审/ 曾碧娟
终审/ 宋 歌
扫码看金融资讯
微信: nyrb_jinronglicai
邮箱: nyrbjrlc@sina.cn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