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与东吴的交涉中,孙权手中并没有皇帝权威,无法给予关羽更高的荣誉。
原因三:名声的差异
关羽投降曹操时,还只是有“三英战吕布”这一初步战绩,名气并未广泛传扬。尽管“温酒斩华雄”这一传说流传千古,但在正史中,华雄是由孙坚所斩,关羽的这一功劳来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改编。
而到了与东吴对峙时,关羽已经是名声响亮的英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火攻七军等事迹使得关羽的名字传遍天下。
原因四:投降的对象不同
当关羽投降曹操时,他其实是向当时的朝廷投降,而非向曹操个人低头。在那个时代,曹操以挟天子之势统治,关羽的投降更像是效忠一个合法政权。
但与东吴相比,关羽的投降对象是孙权个人,东吴此时只是地方势力,关羽投降孙权无疑是完全的屈服,而这对于关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屈辱。
原因五:投降的背景不同
当关羽向曹操投降时,他背后有刘备的家室需要保护。若他选择战死,刘备的妻子和家庭必然会落入曹操手中,关羽深知这一点。
然而,当他面对东吴时,他身边只有长子关平,在其眼中,战死沙场才是最荣耀的选择。
原因六:劝降者的不同
劝降关羽向曹操投降的是张辽,二人私交甚好,且张辽为人温和,劝说时总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羽也能接受。
而劝降关羽投降东吴的吕蒙,心中对关羽有很深的怨恨,吕蒙是周瑜的忠实追随者,而关羽曾多次拒绝东吴的求和,吕蒙的态度显然比张辽更加严苛。
原因七:后果的不同
当关羽投降曹操时,刘备虽然失去了关羽,但他依然有张飞、赵云等忠臣,这为他提供了恢复的机会。
然而,到了东吴的情形,关羽是蜀汉的支柱人物,蜀军的五虎上将之一,若他投降,不仅会摧毁蜀军的士气,也会让民众对刘备的信任动摇。
原因八:心态的差异
在投降曹操时,关羽心中对吕布的敬畏或许让他有些谦逊。吕布被视为当时的武力第一,而关羽也曾与他交手过。
但是,面对东吴时,关羽已经是五虎上将,享有“美髯公”的美誉,显然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与东吴使者交涉时,称孙权之子为“犬子”,这一句话直接激怒了东吴全体,成为他最终败走麦城的导火索。
不论是吕蒙的复仇心态,还是孙权的政治谋算,最终关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在麦城败北后,关羽被俘并遭遇杀害,这位曾经的英雄终于谢幕。
这些分析来自老金个人的理解,大家若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感谢您的阅读,我是老金,每天与您分享那些有趣的人和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