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16日在北京病逝。
二、齐越
那时党中央还在陕北,他就担任了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他的声音代表党中央,代表一个新的世界,而他才20多岁(1922年出生)。
先前他毕业于西北大学俄语系,后来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担任编辑,1947年担任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47年,毛泽东判断这一年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即将到来,尽管此时的延安播音室还非常简陋,齐越感觉他的每一篇播出的文稿,都具有摧毁旧世界的震撼力。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是他与丁一岚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漫长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许多人便是从他的播音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名篇的魅力。
开国大典实况播音
三、萧岩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才半年,萧岩就来到电台,成为电台的第三位播音员。而此前,她在延安女子大学学习。
当时的延安,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几个月吃不到肉,蔬菜也极少,有时连白菜、土豆也吃不上。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想着播送广播剧,想着歌唱,想着为全中国人民带去战争胜利的喜悦,想着引领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右:萧岩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清凉山办公室旧址
直到1943年,延安新华广播因为机器故障停播,萧岩离开了播音岗位,转到新华社工作。
四、夏青
他比齐越小5岁,黑龙江省呼兰区人。东北解放早,他于1948年入东北大学(今天的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50年在北京新闻学校第一期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的名字改名“夏青”,取“华夏青年”之意,自此开始了他四十年的播音生涯。
夏青
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夏青在大会上宣读了宪法全文。
60年代,中苏大论战,九评是由夏青主播的。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的逝世,夏青播出了中央的讣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是夏青对外播报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葛兰女士,是夏青的夫人。
五、葛兰
葛兰,1933年出生于北京,1949年经过考试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葛兰的名字与收音机前的听众相伴60载。
退休后的葛兰
葛兰比夏青小3岁。1953年,夏青和葛兰结为连理。夏青、葛兰,这两个名字总是习惯性地被人们连在一起,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播音员,他们的声音已经成为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让人无法割舍。
六、潘捷
1948年入的党,先是参加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工作,后来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志愿军广播使她成为深受前方战士喜爱的播音员。
潘捷与齐越在播音室
她参加一些重大活动的直播,很难忘毛主席、周总理近在咫尺的亲切感。后来,她调到中央电视台,参与组建了电视台的播音组。
七、方明
1941年出生,起先在电台中控室工作。曾先后承担了陈毅、周恩来、毛泽东等领导人治丧播音任务,多次参加天安门国庆游行和阅兵实况转播。除日常的新闻类、专题类、文艺类播音及教学外,还经常参加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及阅兵、重大仪式的的播音转播。许多节目曾获得“亚广联文化基金会奖”、“全国首届录像片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文艺“星光杯”一等奖”、“1992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播音主持作品政府一等奖”等各种奖项。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获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
方明
八、雅坤
1942年出生,1961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担任新闻、专题、音乐、戏剧、文学等各类节目的播音。除担负日常播出,也参与很多台外、台内大型节目及重要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由她担任播音的作品2次获亚广联娱乐节目奖,1次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特别推荐。1987年中央台节目改革,创办了综合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从1987年开始调到文艺部受聘担任了此节目的主持人,直到1998年这个节目切换改版。
雅坤
九、铁城
王铁城既是著名播音员,又是朗诵艺术家,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在播音理论及实践中有颇高的造诣。
1983年主持《边疆万里行》,受到国家民委和广播电视部嘉奖,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铁城
在播音教学方面,他重视对年轻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有丰富的经验。曾到过全国多所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讲学。
编辑:丁乙(微信号wzding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