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之名:大船出海,鱼跃浪口

2025-06-25 19:36:46

“大浪”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大江大海。实际上,大浪街道既不靠海也不临江,只有几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浪”从何来?

传说自秦始皇统一岭南至清朝末年的 2100 多年间,客家人历经六次迁徙,分批来到大浪。在唐朝末年的中原第二次大南迁中,客家人由闽迁粤,在老围(后称水围)、上下岭排围等地定居,最早迁徙的客家人择居在一个四周环水且有大树的高地,高地形似一艘扬帆的大船,因此取名“大船坑村”。据《浪口村史歌》记载,多年以前,有一位人称“赖布衣”的游士,在此地留下六句颂语:“飞鹅戏水翻波浪,水浸马头金鸡啼;大船出海鱼浪口,猛虎归山跳高墙;狮子滚球将军箭,双龙吐珠结寺堂。”清初,又有一批客家人自广东五华迁入此处定居,他们借鉴“大船出海鱼浪口”的美好寓意开创了“浪口村”。

1949 年 10 月, 宝 安 县 解 放, 从“大 船 坑” 和“浪 口” 两个大村中各取一字成立新乡,是为“大浪乡”,属宝安县第三区(观澜区)。这就是“大浪”最早的由来。1986 年,成立大浪行政村,属宝安县龙华镇管辖;2004 年,龙华镇改为龙华街道,属宝安区。2006 年 4 月,作为市委、市政府街道区划调整与管理体制创新试点,龙华街道拆分,设立大浪街道办事处,属宝安区管辖。2011 年 12 月成立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划入龙华新区,延续至今。

“大浪”的名字,承载着本土文化的迁徙历程,寓示着大浪居民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也寄托着大浪居民对安定富足美好生活的向往。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已获出版方或者作者方授权,如需转载,请保留网站地址和作者信息。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于原作者,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很赞哦!

(

)

上一篇:“活视生香”的“宝”藏文化

下一篇:产业重镇里的“宝”藏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