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搁浅的原因可分为两种: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磁场异常
太阳黑子的强烈活动引起地磁场异常,发生“地暴”,破坏了正在洄游的鲸鱼回波定位系统,导致鲸鱼集体搁浅。
鲸鱼搁浅的地点大多在地磁场较弱的地区,鲸鱼通常是顺着地磁场的磁力线方向游动,进入地磁场异常区的鲸鱼往往还未反应过来就搁浅到岸上。
2、彗星影响
早在汉代,古人就观察到了鲸鱼非正常死亡的现象,现代科学家也发现,彗星靠近地球的时期,世界各地鲸鱼非正常死亡的现象也频频发生。
彗星经过地球附近同样会对地球的磁场造成影响,这与太阳黑子爆发的影响类似。
3、鲨鱼围剿
鲸鱼会利用近海礁石丛生的地形躲避鲨鱼群围剿,慌不择路冲上沙滩,从而搁浅身亡。
二、人为因素
1、水底噪音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了搁浅致死的抹香鲸的骨骼,发现了骨头坏死的现象,它们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浮上海面的过程过快导致的。
海军军事演习、潜艇活动产生出的水底噪音等,都会惊吓鲸豚类哺乳动物,严重干扰鲸鱼的回波定位系统的辩向功能,迷失方向,使它们异常加速浮上水面,导致搁浅死亡。
2、水域污染
人类每年向海水中排放大量有机物质,导致海水中微生物迅速繁殖,影响鲸的健康。根据部分搁浅鲸鱼的尸体解剖,其耳朵中都有一种身长仅25厘米、生活于污染海水中的小虫,这些小虫可能使鲸鱼的回波定位系统发生紊乱。
3、神经中毒
日本学者在海豚尸体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含锡毒物,大脑的含量尤其高。
有机含锡毒物是迄今为止溶于海洋水体中毒性最大的物质,来源于航海公司为阻止贝类、藻类等小生物在船底寄居,而每年在船底涂大量的有机锡涂料。
喜欢沿着船舶航线嬉闹的鲸鱼或海豚,受到溶于水中的有机锡涂料毒害后,神经系统和内脏受到严重损伤,辩向功能遭摧毁,从而搁浅。
THE / END
撰文 | 徐牧嘉莹
排版 | 徐牧嘉莹
审核 | 王壹祎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